「一」的真實意?

首頁 研究&期刊 
仙佛聖訓 白水聖帝慈訓

白水老人道義輯要(44)
編輯室整理

㊙️「一」的真實意?
佛教講的明心見性
我們得這一指點叫明心,明白我們這個心在這地方,按著天性去做就叫見性;

孔老夫子告訴你,
天命之謂明心
率性之謂見性
天性就是天理

你按著天理去做,
這個就叫做「見性」;

聖人告訴我們,
返回赤子之心
拿出你這點良心
那個良心就是天心

人心因落於後天習氣而有對待,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離你遠遠的,有對待的就是人心。原來那個先天真性,未賦予我們人之前就有的,叫做靈性,那個靈性叫做不二法門,沒有對待。

所以佛家所講的不二法門

孔老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一」才是道,得了一指點,找到了唯一的真人,就是你的靈性,你的真人只一個沒有二個,我們研究道只研究這一點─性理心法,不是講外皮。

老子說:「抱元守一。」
聖人說:「執中貫一。」
佛云:「萬法歸一。」

心一則明,性一則清,神一則靈,氣一則雄,德一則正,一個人如能專一,行道或創業,無論何種事業,無有不成功的。

打開心靈的那扇門

玄關一竅,人之樞紐,性靈居存之穴。

人自受孕,七日一陽來復,先有此竅,名為神炁穴,又名方寸地,又名生死門。

佛教稱為「不二法門」、「正法眼藏」。道教名為「黃庭」。《易》曰:「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大學》云:「知止而後有定。」乃人身大中之地也。天有斗柄,天之中;地有須彌,地之中;人有玄關,人之中。

帝堯傳舜「允執厥中」;《論語》有「朝聞道,夕死可也」之讚。子思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又言:「君子而時中。」均與此相連相證。自古千仙萬佛,孰非由此而成?故修行離此即是外法,望同修多多留心!

外國人研究這個思想,從大腦、小腦上去研究,我們中國人說心想,這個心在思想,書上寫的「心性」,心就是性,

為什麼叫心不叫性呢?
天命之謂性,原來的天性若沒有變質就叫「性」;後天被七情六慾所蒙蔽,就起對待,叫「心」!譬如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不好;你罵我,我不高興;你說我好,我就喜歡,這就是對待,原來的天性是沒有這個,原來的天性就是赤子之心,沒有對待。

這次老天大開普渡,先指給你這條路,叫你明白你的心性,心性是一個;你一分人我相就掉入人心,所以我們把後天的人心、對待心去掉,按天理良心去做事,天下一點事情也沒有!

這就叫由後天返先天。

我們按天性去做事,你就是佛!

佛有慈悲心,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好;好人我也幫助你;不好的人,我更要恭敬他、幫助他,希望叫他好。

佛講大慈大悲
救人出苦海

所以我們明白我們自個的心性,這叫得道;按著天理良心去做事,就是辦道。

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指點,我們得這一指點全明白了,什麼叫道心?

就是原來這個天性,不分人我相,跟老天一樣,生萬物給大家用,我們全得要知道這個。

思想全由這出去,我們按照天理良心去做,天下就太平,沒有事!

註:
刊登於2007年8月號 91期《發一崇德雜誌》【經典篇】

AQ84000 文章分類 標籤

最近7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3-1930

「醫者不能自醫」是一句古老的成語,意思是醫生雖對醫學知識很精通,但對於自己或家人的病症,卻難以做到客觀判斷和治療 (A doctor cannot heal himself)

“見仁見智“ 釋義:對同一件事,每個人看法各異。(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opinions)

由於Threads的英文發音較難,台灣網友習慣用「脆」代替。

"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思想志趣不同,就無法一起討論或共事。 (Different paths, no cooperation)

《天經地義》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It is natural)

自己命運的主宰。Master of your own destiny.

"多說無益" 指說太多話沒有好處,或說話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It is no use talking more)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句話強調了在溝通中,相互理解和共鳴的重要性,如果缺乏這種基礎,再多的言語也是徒勞。(waste of time)

13-1930

大陸電影語錄 25

KNOW翻譯:掌握資訊, 知道,熟悉,了解, (用於詢問資訊)知道, 確知;確信, 對…熟悉, 認識;熟悉, 知曉,通曉, 通曉(語言);會, 認出;辨認出。

【快狠準】fast, resolute and accurate - 123筆記學

●錯用一個人造成這麼大的風波 01

香港電影語錄 04

師 英文(teacher)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would rather believe that it ex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