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 (佛教) Being

真如 (佛教)

關於與「真如 (佛教)」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真如」。
真如(梵語:तथाता,羅馬化:tathātā;巴利語:तथता,羅馬化:tathatā)或實如(梵語:भूततथाता,羅馬化:bhūta-tathatā),又譯為如實、如如、本無、如,佛教術語,一般被解釋為法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字源 編輯
梵語「तथाता」與巴利語「तथत」皆源自副詞「तथा」(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再加上抽象名詞語尾「ता」(tā)之後而來,用來表示「如此如此地呈現」、「如是呈現的狀況」,是讓事物(法)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為它成為的那個性質,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經常自稱「如來」(梵語:तथागत,羅馬化:Tathāgata),也是來自這個字根。漢譯佛經時,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真情實意,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

梵語「भूततथाता」可見於現存的《金剛經》梵文本中[1],譯為「真實真如」或「實性真如」,義即《解深密經》七真如中的「實相真如」[2],如來是無虛妄顛倒的諸法實性的異名。

其中的「भूत」(bhūta)源自動詞「भू」(bhū)的過去分詞,意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為,可以被引申為存在、本質、此在、存有(英語:Being)、真實、眾生、元素、萬物、神明等。

漢譯為實、真實。

在表示實性的「如」前,加入表示無虛妄顛倒的修飾詞「真」,合為「真如」,表達了「這如是呈現的性質」,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還要真實的內在存在[3]。

譯名 編輯
佛教的理念認為,眾生的根器不同,而現實中佛教名相又深奧難通,因而,在翻譯家思維、運用佛教語言、表達佛教名相、令眾生接受佛教理念的過程中,難免對概念名稱有所增減,難能恰到其位。

在東晉之前的早期漢傳佛教佛經譯籍將「真如」譯為「本無」[4],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的用詞影響,以格義方式漢譯而成。當時甚至曾出現「本無宗」。鳩摩羅什譯師翻為「如」[5],求那跋陀羅譯為「如如」[6],為直譯。菩提流支[7]與玄奘[8]譯為「真如」,為直譯與意譯混合。在玄奘之後,多譯為真如[9]。

同義與近義詞
編輯
佛教中,真如被用來表示諸法的真實相貌,因為各宗派在教義上,對「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詮釋,因此「法性」[10]、「實際」[11]、「實相」[12]、「真實」、「實性」、「法界」、 「法身」、「真性」[13]都經常被當成真如的同義詞,來代換使用[14]。

依各宗派宗義,真如也被等同於一些特定術語,中觀學派將真如等同於「空性」;如來藏學派將真如等同於「如來藏」、「佛性」等。

天台宗歸納《法華經》,提出十如是[15]。

理論概述
編輯
在分別說部宗義、龍樹《大智度論》和唯識學派五位百法等中,「如」[16]即「真如」屬無為法[17]。

阿含經本源
編輯
釋迦牟尼佛教導多聞聖弟子正知善見緣起緣生法[18],透過真實正觀,色法等五蘊[19],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實智生,最終解脫[20]。真實正觀諸法真實的法性,因難以用語言表示,又以「如」[21]、「如實」、「法如」、「法爾」等來形容它[22]。

部派佛教理論
編輯
部派佛教時期,對於實如觀察的結果,起了種種學說。在說一切有部所誦持的《雜阿含經》中,因緣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緣生法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隨順緣起」[22];而此經的《相應部》和《法蘊論》版本則為緣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而緣生法是「無常、有為、所造作」法[23]。《大毘婆沙論》將依據此段論述而認為「緣起是無為」者批判為分別論者[24]。

《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記載化地部的本宗同義有:「無為法有九種:一、思擇滅,二、非思擇滅,三、虛空,四、無我,五、善如,六、惡如,七、無記如。八、道如。九、緣生如。」

南傳《論事》註釋者覺音記載,北道派主張諸法的如性,即自性,屬無為法。學者據此認為在佛教部派中,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學說的學派[25]。

大乘佛教理論
編輯
「真如」的最早理論詳述見於《解深密經》,有七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2]。玄奘所翻譯的「了別真如」也有譯為「心真如」。

在《瑜伽師地論》中「真如」是轉依的所緣[26],而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27]。

《寶性論》稱如來藏為有垢真如,佛的法身為無垢真如。

如是無為。於此所謂無為,據註者說,是sabhavata,指相當於種或類的觀念。如松是松,人是人,是就名為松的真如,人的真如。在小乘教諸派中,把真如用於這意義的,北道派是唯一的學派。」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恆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解深密經》:「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 若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

轉載:維基百科

AQ84000 文章分類 標籤

人生酬業 任運無為 成語 身心靈 知識 社交 社群平台 俗語 科普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英文翻譯 哲學 問題 煩惱 網絡流行詞 網絡流行語 歷史 諺語 A B C E G H I K L M N P quotes R S T U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3筆記學 2 2023 2024 4 一字 一陰一陽之謂道 二字 人物 八字 十年 三字 中文諺語 中英文諺語 中國電影 五字 天使 太極 日劇 以古為鏡 以史為鏡 台詞 四字 玄一成語暗藏玄機 玄一解憂 玄學 先生 宇宙 宇宙人生的真相 年代 成語 成語故事 成語暗藏玄機 老師 佛學大辭典 佛學名相 克隆 免費 免費素材圖庫 免費圖庫 快狠準 災難 典故 宗教 物理學 知識 長輩圖 故事 活在當下 看電影學英文 科幻片 科學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英文 英文翻譯 計畫 哲學 真實故事改編 秘密 素材 素材庫 素材圖 健康 教育百科 符號學 喜劇 就像 港劇 短劇 短劇台詞 絕代商驕 貼圖 歇後語 禁忌不用解釋 經典 解憂 解憂雜貨店 達文西 電影語錄 圖庫 漢語 語錄 劇情片 導師 數學 標誌 歐美電影語錄 歐美劇語錄 窮兄富弟 學中文 學英文 學校沒有教的事 學問 歷史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 諺語 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語錄 韓劇 韓劇語錄 擺渡 擺渡人 翻譯 藝術 鏡子 釋義 A art B C D decade E F Facebook free G H I K L logo M mister Movie N nepenthe O P photo photos Q Quote R S sea T teacher tv U universe V vs W water
顯示更多

最近7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30-1847

19-1919

那些不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learn from history

韓劇語錄 11

《寂噤計畫》(韓語:탈출: 프로젝트사일런스,英語:Project Silence,星馬譯《寂噤計劃》,中國大陸譯《寂靜》,香港譯《末日廝殺橋》)

數位(digit's place)

韓劇語錄 27

付出真心至少能改變我自己。改變了我自己,世間一切也會隨之而變。Change yourself, change the world

人類是最危險的物種。the most dangerous species of all.

歐美電影語錄 18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3-1930

"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句話強調了在溝通中,相互理解和共鳴的重要性,如果缺乏這種基礎,再多的言語也是徒勞。(waste of time)

KNOW翻譯:掌握資訊, 知道,熟悉,了解, (用於詢問資訊)知道, 確知;確信, 對…熟悉, 認識;熟悉, 知曉,通曉, 通曉(語言);會, 認出;辨認出。

電影《卡布里尼/天使之心》《CABRINI》

30-1847

香港電影語錄 04

spring and autumn翻譯:春秋

大陸電影語錄 25

短劇語錄 17-01

【生日就是母難日】「母難日」顧名思義,就是「母親受難的日子」。母難日是一個傳統觀念中,用來表達對母親生育之恩的詞彙,提醒子女要感恩母親的分娩之苦。(Mother'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