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50

碰到了逆境,要如何心清淨呢?

云何降伏其心?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念佛修定功夫要得力
《阿彌陀佛十念法》334
▶️ 敬請閱讀完整內容
http://logos84000.blogspot.com/2021/11/amitabha-334.html
念佛同學每天早晚功課
一定要迴向冤親債主

《玄一學佛修行》
諸事不順皆因業重福薄
人生酬業因果債功德還
功德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素齋念佛修定功德回向
冤親債主轉變成護法神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合十

01-001-0017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17&lang=zh_TW
你念到一心不亂自然沒有一切諸惡,你的心不動念則已,一動念就是純善。不動念的時候你的心是清淨的,深心是在大定當中;一動念則大慈大悲,是大悲心。不動是深心,動就是大悲心,這是持戒波羅蜜圓滿。

念到一心不亂,當然再也沒有瞋恚心,無論什麼樣逆境裡面決定不起煩惱,不會有一點點、有一絲毫不高興,不會有這個情形,這就是忍辱度圓滿。一心是真精進,為什麼?裡面決定沒有懈怠之念,「無有懈怠之念」,這就是精進度。懈怠這個煩惱也是很重!不容易斷除,假如我們修學都不懈怠,諸位想想還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一生當中當然成就。在一生當中之所以不能成就,虧吃在懈怠,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精進。不懈怠就是精進。所以這點我們自己如果發現有這個毛病,你就要想方法來對治,這是非常重要。

01-003-0015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3-0015&lang=zh_TW
所以六根在六塵境界裡是定慧雙修,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定慧等持」。必得有功夫的人才有資格參學,為什麼?他不動搖了。縱然是異端,一到他的面前,就像禪宗大德所用的比喻「紅爐點雪立即消融」,他有這個本事。他那個功夫成熟了,就好像爐子燒得紅紅的,有這麼高的溫度,雪花飄在這上面連痕跡都找不到,有這個本事。到這個時候,不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論接觸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他一接觸都變成了定慧,他不生煩惱,他不動心。不動心成就他的定,了了分明成就他的慧,對他來說,沒有障礙。無論什麼法門,世出世間法,他都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就是修這個。念佛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句佛號是無量覺。覺心是如如不動的,覺相是清淨無染的。起心動念,著相著迷了,那都不是真心,那是迷心、是妄心。真心裡面,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心裡面才有一樣東西,都是妄心。

01-001-0019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19&lang=zh_TW
如果你的心還會被外境所轉動,別人讚歎幾句就很歡喜;侮辱你、諷刺你幾句,你的心好幾天難過都消不了,你幾時能到功夫成片?你要是真正學佛之人,遇到這個境界,讚歎你的人,曉得那是佛菩薩故意來吹個風考一考我,看我動不動?我不動心。別人來罵你、來毀謗你,那是佛菩薩示現的,故意吹這個風試試看你動不動了?像善財童子一樣,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佛菩薩,以一切的順逆境界天天來考核我們。我們應當如何去修學?像佛在《金剛經》裡頭告訴須菩提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八風八種相我不取,隨你怎麼吹法,我都是如如不動。曉得一切境界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的念佛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夠念到功夫成片。我們這一生斷煩惱、了生死、超三界、證大菩提才有分!

如果是在逆境裡面,需要有相當的智慧與定力,要不然會要墮落的。

01-001-0018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18&lang=zh_TW
《起信論》講的深心,意思是講愛好積集一切善法,喜歡善法,喜歡自己修集善法,不但要修學還要累積。我們講積善之家,《易經》裡面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積善是深心。現在我們講的一心不亂,前面說過六度齊修,萬行具足,這是標準的積善,這是圓滿的積善。正如同《那先經》裡面所說「諸善獨有一心最第一,一其心者(這個心只要能轉移了),諸善皆隨之」。何況你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就西方教主這方面來說,這是一尊現在住世的佛,與這個佛相應。佛在無量劫中,他所發的善願,他所修的善行,積功累德,以及成佛之後,度化一切眾生的功德,你一念佛名,這一切善全都具足,這在事上講。理上講阿彌陀佛無量覺,念這句佛號,無論在逆境、順境,無論在什麼場合當中,你是念念覺而不迷,這是善法當中第一善法。還有哪一種善能夠跟它相比?所以一句阿彌陀佛一心受持,就是《起信論》裡面的深心。

01-003-0017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3-0017&lang=zh_TW
『三細六粗』就變化成我們現前六道輪迴,變現出諸佛的國土、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大千世界。所以是自己迷、自己造、自己受,這裡面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如果怨天尤人,這個業就愈造愈重,愈陷愈深。一定要覺悟,一切的境緣是自作自受。覺悟的人是菩薩,菩薩不怕果報,逆來順受,受得很自在。因為他在這裡面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好像在作夢一樣,曉得「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無論是逆境、順境,無不自在。覺悟的人才辦得到!迷惑的人不行,他得不到自在。《佛學十四講》裡面說,「惡難遣,好難求」,勉強的要把惡斷掉,要去求好,求不到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要懂得求,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學,那就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今天就講到此地。

AQ84000 文章分類 標籤

人生酬業 任運無為 成語 身心靈 知識 社交 社群平台 俗語 科普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英文翻譯 哲學 問題 煩惱 網絡流行詞 網絡流行語 歷史 諺語 A B C E G H I K L M N P quotes R S T U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3筆記學 2 2023 2024 4 一字 一陰一陽之謂道 二字 人物 八字 十年 三字 中文諺語 中英文諺語 中國電影 五字 天使 太極 日劇 以古為鏡 以史為鏡 台詞 四字 玄一成語暗藏玄機 玄一解憂 玄學 先生 宇宙 宇宙人生的真相 年代 成語 成語故事 成語暗藏玄機 老師 佛學大辭典 佛學名相 克隆 免費 免費素材圖庫 免費圖庫 快狠準 災難 典故 宗教 物理學 知識 長輩圖 故事 活在當下 看電影學英文 科幻片 科學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英文 英文翻譯 計畫 哲學 真實故事改編 秘密 素材 素材庫 素材圖 健康 教育百科 符號學 喜劇 就像 港劇 短劇 短劇台詞 絕代商驕 貼圖 歇後語 禁忌不用解釋 經典 解憂 解憂雜貨店 達文西 電影語錄 圖庫 漢語 語錄 劇情片 導師 數學 標誌 歐美電影語錄 歐美劇語錄 窮兄富弟 學中文 學英文 學校沒有教的事 學問 歷史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 諺語 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語錄 韓劇 韓劇語錄 擺渡 擺渡人 翻譯 藝術 鏡子 釋義 A art B C D decade E F Facebook free G H I K L logo M mister Movie N nepenthe O P photo photos Q Quote R S sea T teacher tv U universe V vs W water
顯示更多

最近7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韓劇語錄 18

「錦囊」的原始意義是指一種精美的袋子,但更常見的是引申為比喻預先準備好的策略或優美的詩句。(pouch)

12-0000

“以防萬一” 指的是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而提前做好準備,這與英文的“just in case” 意思相符。 它強調的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即使不確定某件事是否會發生,也提前做好準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證明(prove)

"清流" 比喻品性清高的名士。(Noble)

CORRESPONDING翻譯:相似的;相應的;對等的。

FIELD翻譯:土地, 田;地;牧場, 運動場地, (通常有草坪的)運動場, 興趣領域, 界;領域;範圍, 競爭者, (參加比賽或活動的)全體運動員,全體人員, 電腦, 信息組;欄位, 球…

UNCOMFORTABLE翻譯:不舒服的;令人難受的, 有點兒尷尬的;令人不自在的。

「攀上高枝」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巴結有權勢的人,以求獲得好處」。 它通常帶有貶義,暗示著某人為了向上爬而諂媚奉承,忽略了原本的道德或原則。 (Climb a high branch)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3-1930

"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句話強調了在溝通中,相互理解和共鳴的重要性,如果缺乏這種基礎,再多的言語也是徒勞。(waste of time)

30-1847

KNOW翻譯:掌握資訊, 知道,熟悉,了解, (用於詢問資訊)知道, 確知;確信, 對…熟悉, 認識;熟悉, 知曉,通曉, 通曉(語言);會, 認出;辨認出。

「醫者不能自醫」是一句古老的成語,意思是醫生雖對醫學知識很精通,但對於自己或家人的病症,卻難以做到客觀判斷和治療 (A doctor cannot heal himself)

大陸電影語錄 25

電影《卡布里尼/天使之心》《CABRINI》

香港電影語錄 04

spring and autumn翻譯:春秋

短劇語錄 17-01